2016 年春节之后的第一次出行是去香港,回来的动车上,火车的震动声,让我自然地联想到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德鲁克先生有一本书,叫做《动荡时代的管理》,我想他所看到的时代和速度跟现在又非同日而语。股票、经济、手机,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而现在当我们互联网刚刚热起来好像似乎炙手可热时,物联网已经叫嚣着说“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的时代来临了”。这当然是一个快速创造,快速流动的时代。似乎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一夜之间。机会也非常地多,而有时候收益也来得特别地快。尤其是我们:人们跟随时代,可以很快地去看到、借鉴、模仿,也可以很快地“灵活”地去“融通”,然而我们有时候可能真的不太清楚自己是谁,要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们自己的产业和个体也许都要面临这样的思考。就像春节期间那一对相逢相爱却又难相处的上海妹子和江西帅哥一样,他们之间也许没有任何是非对错,只不过是彼此内心的渴望和生命的错位而已。
这一年刚刚开始的春天,蛮多人在表达对2016 年经济的不乐观。都在表达:大环境不好。似乎命运和现实也是常常错位。而这样的时代,自然联想到稻盛和夫平实有力的声音,大意是:哪个时代,大的经济这些跟我是没有关系的;不管哪个时代,好像说也许今天的正可能是市场不景气,但是不管哪个时代都有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只是做自己所能做的最好,永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而就像大自然一样,一颗树它要长大,自然也会经历很多烈日风霜。
那么,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组织和个体。组织,是那么地急于要快速地长大:要上市,要融资,要做成国际企业。而个体在一家公司干一年半载就要跳槽,因为跳一次会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头衔。而我们,在这个茶行业里面沉淀了什么?我们作为个体,我们的心安稳吗?当我们在快速模仿、借鉴、变通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我们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家把品牌名取得高大上,把产品名取得云里雾里,我们把包装包得非常好看,高档;而消费者跟我们之间的连接是什么?他喜欢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卖了那么多个商品,一家茶店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单品,我们自己真正要让消费者比较容易去感受、比较容易去体验,又比较容易记得的是什么呢?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大树一样——风吹草就动,而如果吹更大的风,连树也会动,但是如果你的根扎得很深,就算是台风来了,你也不会被吹走;就算是干旱来了,更深的地下水也足以让你存活;就算是断一些枝条,甚至从中折断,但是稳定的根有办法让我们继续生长,再次修复和焕发生机——只要把生命扎在不会流失的土地上,一直往下生,我们就有机会在看似风起云涌的动荡中经历更有力的历练而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那么,我们如果只是拥有很多长在浅表的草,能经得起风雨吗?
这个根,既是系统运营层面,也是商业伦理层面的。我们如何可持续而平衡的发展?
我们的茶根在哪里?茶行业的根在土地,关于这片土地,政府、企业、茶农、茶商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我们去攫取,大地母亲无条件地给我们一切,这毫无疑问天经地义,而我们以什么速度如何正确地攫取?又如何养护它?如何让我们攫取出来的物质是本来的样子?没有受过污染?如何平衡茶树与周围的生物的和谐共处?而我们又如何可以把每一个地方的特色做出来?只是把茶和产品的特性我们要表达的理念,告诉给消费者。简单,明确,清晰,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东西,也没有过于高大上的所谓文化,因为文化就是习惯,经年累月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而我们作为茶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有让茶成为一种简单的品质生活习惯的可能吗?
我们有没有可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个体,在或繁忙、焦虑或喜悦、从容的时候,首选“茶”作为他的陪伴呢?为此我们要做一些什么?往往,我们都习惯于按照经验和习惯去行事,难得停下来抬头看看这个世界在发生的事情。也许,当我们在看《美人鱼》的时候,会在欢笑与眼泪之间的缝隙中想想:在现实和挑战之间,理想之间,在快速和稳定之间,在利益和良心之间;在奋斗和生命安顿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可能的平衡?
茶大约是最符合时下的发展趋势的产品之一了,它既是农业生态的,也是文化属性的,也是符合大健康的。然而,产业如果不健康,又如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呢?《美人鱼》里面经典的台词就是“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干净的空气都没有的话,那么,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思呢?”而我们如何智慧地保护性地开发,让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可以一直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许是我们在经营和生命里面随时都需要思考的。就像这一期的主题是祁门。既有的祁门红茶创造了很多的光荣,而今天它的梦想,如果要延续,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当地的政府、龙头企业和产业从业者们一起回到根部。如何去延续和创造、再次创造属于祁门的特性?光荣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如果没有推翻自己的勇气,没有一个可以持续驱动自己前行的美好梦想,以及脚踏实地和耐心,这条路将会变得更加艰难。关于土地上那些坚守的期望和带着温度与眼泪的故事,说都说不完,日本践行自然农法的木村苹果是,云南储橙是,其实,周星弛的《美人鱼》也是。每一个故事都给我们打开一扇生命的门去窥见不同的风景,给我们感动、力量和省思。
我们不是救世主,某种意义上,作为组织或者个体,我们都微小得几乎让人看不见,而庆幸的是,有一些恰好相逢的人们,彼此志同道合,希望能够把根基安放在不会流失的土地上。我们,只是“回归土地,看见茶”,看见茶与人在天地间交互的生命状态,那份真实。新的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时候让我们一起喝杯茶了。让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安静下来看看我们到底要成为谁。把《野子》,送给怀揣梦想同行的你。
(文:吴垠 / 图:部分来自网络)
……
本文作者吴垠系茶道新生活主编,原文刊载于《茶源地理·祁门》卷首。